什么时候不适合给宠物驱虫?
除了药物可能引起的寄生虫应激反应外,一般认为夏季不宜给猫咪进行体内驱虫(6-7月),因为这时猫咪正处于换牙期,肠胃功能相对较弱,而内驱药容易刺激胃肠道,引起呕吐腹泻等不适症状; 体外驱虫在夏天也可以做,但要注意选择杀虫效果强、刺激性小的杀虫剂。比如含有阿维菌素、咪唑类等成分的外驱虫滴剂或喷剂。 当然,最安全的方式还是在冬季做好体内和体外的驱虫工作。
需要特别提醒的是:无论体内还是体外驱虫,使用时都需要避开眼睛和嘴部! 体内驱虫药主要指蛔目类药物,临床上常用的有阿苯达唑、甲苯达唑等,这些药物能杀灭胃肠中的蛔目的寄生虫,如蛔目绦虫、蛔目异尖线虫等。 这类药物的作用机理比较相似,通过抑制寄生虫肠壁的细胞吸收作用,导致其无法吸取食物中的营养物质,最终营养缺乏死亡。值得注意的是,这类药物对蛔目的寄生虫感染有效,但是对于蛔目的幼虫期却没什么作用。在使用时需特别注意。 这类药物还可能刺激胃肠道,引起恶心、呕吐、腹泻等情况,如果症状较严重应及时停药就医。 对虾类寄生虫有很好的杀灭效果,可用于防治虾类的蛔目寄生虫和异尖线虫感染,但是应尽量保证药物均匀涂抹于体表,尤其是鳍部和皮肤褶皱处。
对于体外驱虫药的使用,需要注意的是,很多药物都是作用于寄生虫的神经肌肉接头,因此对于哺乳动物来说,一般属于毒性较低的药物。但是如果使用不当或者体质差异等原因仍有可能造成中毒。 比如阿苯达唑对线虫类寄生虫的杀灭效果是最显著的,对吸虫、绦虫类寄生虫也有很好抑制作用,但应避免用于兔子等啮齿类动物。 另外需要注意,虽然体外驱虫药可以通过皮肤渗透作用进入体内,但是一般含量甚微,对人体基本不发生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