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狗为什么会细菌感染?
细菌(bacteria)俗称病菌,是一类个体微小,简单繁殖的原核生物的统称,在分类上与真菌和病毒一起被统称为微生物。细菌的个体非常小,一般只能在显微镜下才能看到其形态。细菌有单细胞和多细胞的,有的细菌是单一细胞个体,如大肠杆菌;有些细菌则是群体生活在一起形成的“群落”,叫做菌落,是由相同的细菌经过大量增殖而形成的一团细菌体及其附属物。 据估计,人体内大约有10万亿个细菌,总重量约2~3千克,相当于人体体重的1%左右。这些细菌大部分集中分布在大肠内。由于不同细菌具有不同的特征,因此人们可以根据它们的特性将它们进行分类、鉴定。
动物感染细菌后是否发病取决于动物的抗病力和侵入体内的细菌的毒力以及机体的免疫功能状态等因素。当动物抗病能力降低或所感染的细菌具有很强的毒力时,就会引起疾病发生。例如金黄色葡萄球菌可以侵入皮肤而引起葡萄球菌病,肺炎双球菌可以侵入肺部而引起肺脓肿等。
细菌致病性可分为四方面:侵袭力、毒素和麻痹毒素、血清型特异性及免疫性。大多数致病菌都有侵袭力和毒素,使机体遭到损害。侵袭力又分为菌体成分和荚膜多糖两类。有些杆菌表面有一层薄而软的荚膜结构,称荚膜(capsule)。革兰氏阳性菌比阴性菌的荚膜较厚且不易脱去。细菌产生的毒素和麻痹毒素可破坏组织器官功能,导致死亡;同时还可增强细菌的感染性。
细菌可因变异而产生抗原性改变,从而获得对抗生素耐药性。某些细菌可通过血清型的抗原性和抗体之间的特异性反应来区别病原菌的种类和传播,这对防治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多数细菌和动物宿主之间存在着相互适应的生理机制即免疫力。这种自然免疫力通常是在病原体侵人动物体内后由免疫系统产生的,但自然免疫力的产生需要一个过程,而且只能使接种过的个体免受感染,却不能防止传染病的形成流行。
一、细菌的外界生存条件 细菌对环境条件的适应能力很强,但细菌的生长却需要有合适的温度,湿度,营养物质,氧气和无机盐类等外界条件。
1.营养 绝大多数细菌都必须依赖现成的有机物质作为营养,这类物质叫有机物。有机物包括蛋白质,糖类,脂肪和维生素。细菌还能利用无机物代谢合成自身所需的营养物质。
2.水分 细菌必须生活在水中,因为水不仅是构成细菌的细胞和组织的主要成分之一,而且是一些新陈代谢过程中的媒介物和传导物质的溶剂。
3.温度 细菌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生长发育最好。低于此温度或高于此度都不能发育良好。所以,培养细菌时必须掌握好适宜的温度范围。不同种类的细菌要求的最适温度是不同的。
4.酸碱度pH值的影响很大,多数细菌生长于中性环境中,但在不同物种中也有生长在强酸和强碱环境中的种类存在。
5.气体 空气中的氧含量对细菌的发育有很大影响。大多数细菌都需要有氧气的存在才能正常发育旺盛。因此,如果空气中含氧量不足的话,就不能满足大多数需氧菌的要求了。
二、人和动物机体内的寄生细菌 许多细菌生活在人的口腔,鼻腔和上呼吸道的粘膜表面,肠道,皮肤表皮层和生殖道等处,其中有一些对人无害或是没有害处的,比如乳酸杆菌。但是也有一些会危害到人们的身体健康。
三、常见的有害细菌
1.沙门氏菌属:引起人类患伤寒,副伤寒等疾病,该菌对热比较敏感,60℃即可杀死。
2.志贺氏痢疾杆菌:引起的细菌性痢疾为常见肠道传染病。
3.变形杆菌:能产生溶血性毒素,可引起人体急性消化道疾病。
4.金黄色葡萄球:是最易引起感染的细菌,该菌抵抗力不强,56℃30分钟即可杀死。
5.炭疽芽孢杆菌:是引起猪牛等家畜炭疽的主要病原体,人在接触病死畜及其产品时易感染。